依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「中華民國台灣地區環境保護年報」資料顯示,廚餘及有機垃圾約佔一般家庭垃圾量的二至三成左右,其中廚餘約佔一般家庭垃圾量的一成至一成三左右;基於資源回收、再利用,如何有效的將廚餘收集、處理,達到垃圾減量之目標,有賴於全民配合,並將廚餘收集後作堆肥、養豬或厭氧消化分解等方式予以妥善處理。
堆肥化處理可區分為厭氧與好氧兩種方式;好氧式堆肥法係利用翻堆、強制送風或抽風方式供給氧氣,以好氧性分解為主要反應,促使有機物安定化,因反應快速,可減少堆肥化之處理時間,又稱為「高速堆肥化法」,目前已有許多研究發展處理廚餘方法,可於較短時間內完成堆肥產品。
本研究結果顯示,如何進行完善之規劃、宣導,推動廚餘之收集、清運、處理、再利用等事務,可提昇民眾收集廚餘之配合度,提高回收量。再者,以控制菌類生長條件,包括含水率、溫度、PH值、揮發性固體等項目,再藉由分子生物技術鑑定菌珠分析優勢菌種,探討其對廚餘的處理效率和影響情形,研究結果可知揮發性固體部分有明顯隨時間增加而減少之趨勢,證實廚餘有被菌種分解之現象;估算每公斤菌種分解廚餘之速率介於2.08×10-4 ~ 1.00×10-2 kg廚餘/hr-kg菌種,平均分解廚餘之速率約為2.87×10-3 kg廚餘/hr-kg菌種,處理效率約為日本原廠操作結果的50%左右。

 

楊宏文, 廚餘回收及處理方法之研究,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,2006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物料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